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正文

甘肃:文艺精品频亮相 文化硕果广惠民

2023-02-27 08:05:02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栎

2月23日晚,以讴歌铁路建设者当代愚公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为蓝本的现实主义题材原创歌剧《不遥远的胡麻岭》,在兰州黄河剧院首演。这是我省今年继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蔡文姬》成功演出后,再次向观众呈现的一部优秀文艺作品。


【资料图】

文艺作品频亮相,文艺硕果广惠民。近年来,在多项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耕甘肃文艺沃土,善用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文艺作品。甘肃作品频频亮相国家级舞台的同时,也让甘肃人民切实享受到了文化繁荣发展带来的果实。

多方推动 优秀文艺创作频出

近年来,我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挖掘甘肃文化资源,在文学、戏剧、书法、美术、音乐等方面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艺佳作。

大型红色革命历史现代陇剧《南梁忠骨》讲述了在第一次反“围剿”过程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边区干部、进步群众、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用热血和生命保卫根据地的感人故事。

话剧《八步沙》以贴近生活的剧情、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再现了八步沙林场第一代治沙人群体艰苦奋斗的燃情岁月,生动诠释“历史是人民写就”的价值主题。

看过这两场演出的张锦堂对两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紧贴时代脉搏,把握时代主流,以艺术的、审美的、形象的方式将时代精神展现出来,是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2022年,也是我省文艺创作成绩亮眼的一年:舞剧《丝路花雨》亮相2023年国家大剧院新春演出季;陇剧《司文郎》“闯狱”、秦腔《潞安州》双双登台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话剧《八步沙》入围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终评作品名单……

立足本土 讲好甘肃故事

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以百姓身边真实故事、事迹创作的文艺作品,才能更深入人心。

《不遥远的胡麻岭》编剧李天圣在谈及创作动机时说:“胡麻岭是建设兰渝铁路中最艰难的一个隧道,它的地理位置离兰州很近,但是很少有人听过它。这是一大批建设者用了8年时间、用自己的坚守与智慧,攻克了很多难关的胡麻岭隧道。这种当代‘愚公’精神、‘科技与创新’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就应该被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建设者们的真实故事。”

不久前,省文旅厅联合多部门就音乐剧《米薇的敦煌》、话剧《艾黎在大西北》的创排进行了广泛交流。省文旅厅有关工作人员认为:“要让本土文化资源成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核心,省文旅厅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艺术创作和展演展览等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甘肃故事。”

据创作人员介绍,“米薇”家书出土于敦煌,距今已有1600年,“米薇”家书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佐证。《米薇的敦煌》就是以此为故事梗概展开的创作。《艾黎在大西北》是以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工合运动重要发起人、培黎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在甘肃工作时与陇原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感人事迹为内容开展的创作。

文化惠民 让百姓切身感受发展成果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我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让文化硕果惠及广大人民。据省文旅厅数据显示,我省以“春绿陇原”“非遗过大年”“戏曲进乡村”“文艺轻骑兵”“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月”等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年均开展公益演出达到8000多场次,年均服务群众达2000多万人次。

据省文旅厅文艺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省文旅厅还将实施陇原文艺作品攀“高峰”行动,持续推进新时代艺术作品创作,实施剧目采风创作“火种”工程。除了打造音乐剧《米薇的敦煌》、话剧《艾黎在大西北》外,还将打造舞剧《飞将军李广》、陇剧《大河东流》、芭蕾舞剧《敦煌·鹿影记》、民族歌剧《西风烈》等舞台精品剧目。同时,帮助扎尕那等重点旅游目的地编排代表性剧(节)目,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继续开展“春绿陇原”“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艺展演活动,举办“全省新创剧目调演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和实施一批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在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方面,将增强国有文艺院团的发展内生动力,策划举办“甘肃省声乐大赛”。

在多方支持下,甘肃文化氛围愈加浓厚。百姓生活中既有“大舞台”上的文化盛事,也有“小舞台”上的文化细雨,一批批文艺作品在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同时,也彰显出今日甘肃的文化自信。

标签: